淮阴工学院:走近彝族文化,传承多彩非遗
2021-09-22 08:55:00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引导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奋进精神,2021年7月14日,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阿杰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开展了以“走近彝族文化,传承多彩非遗”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队走访了建水县古城小桂湖广场,寻迹“彝族烟盒舞”、“特色古城楼”、“彝族刺绣服饰”,走进石屏县龙朋镇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寻访“彝族海菜腔”、“彝族非遗歌舞乐器”等等,通过以上系列活动感受彝族独特的非遗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学习彝族“烟盒舞”,采访非遗传承人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的特色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彝族“烟盒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队在本土队员马澳琪的带领下,走访了热闹的古城小桂湖商业街,观看了“烟盒舞”的精彩表演。队员们在此有幸遇到当地“烟盒舞”非遗传承人李海明老师,并在他的鼓励下团队成员一起学习了“烟盒舞”。据了解,李老师每天都会带领热爱“烟盒舞”的群众学习“烟盒舞”,也经常向游客展示彝族“烟盒舞”。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并学习烟盒舞的场景

  为进一步挖掘“烟盒舞”对建水县经济作用与非遗文化传承情况,团队成员对“烟盒舞”非遗传承人李老师做了一期个人专访。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从李老师那里了解到“烟盒舞”的传统习俗与文化精神气息。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其中《阿哥阿妹来跳乐》适合不同人群,深受群众欢迎,充分体现了“烟盒舞”的审美功能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李老师还提到“烟盒舞”已经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烟盒舞”在特殊节日活动中作为节目上演,他们也一直在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寻访彝族特色服饰,学习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服装都有彝族刺绣元素存在。团队成员前往建水彝族刺绣服装手工店寻访彝族特色服饰,手工艺人向队员们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彝族刺绣服饰,通过艺人介绍了解到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彝族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艺人们说她们从小就接触刺绣并且学会了几百种特色服饰刺绣功夫。团队成员通过了解,近年来,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彝绣产品专卖店,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让彝绣产品成为商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在彝族手工刺绣坊学习使用缝纫机

  走访调研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

  团队成员走进石屏县龙朋镇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成立于2011年,是以保护传承、宣传展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辅导培训年轻传承人为主的公益性群众组织,2016年被评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并通过民政注册为群众性团体。当队员们走进传习所的时候,正巧碰上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承班开班仪式。通过了解,很多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每年暑假都会在这里报名学习烟盒舞和海菜腔等系列非遗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与非遗传习所李永华老师交流

  队员们有幸采访到非遗传习所的李永华老师,了解到传习所始终以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乐、手工艺及民风民俗传承教学为己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民族民间经典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为工作目标。多年来,传习所传承教学团队在艺术类大专院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建所两年多来,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得到政府的支持与群众的青睐。但李老师提到,目前非遗传承存在这样的现状:(1)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2)传承人性别差异明显,文化程度普遍较低;(3)传承人收入差距大,传承人人数分布不均现象突出;(4)政府的重视和宣传程度直接影响传承人队伍建设;部分传习馆或培训班成效低;(5)非遗文化的传承出现很大的难度。

  针对以上现状,团队成员分析现状,并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力度落实好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机制;(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意识;(3)鼓励传承人将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相结合。

图为实践队员在非遗传承班学习海菜腔

  团队成员走进非遗传承班的海菜腔课堂,坐在教室后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后宝元老师教唱海菜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彝族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彝族海菜腔篇幅较长有特定的旋律,唱词从内容上可分为十一种类型,其演唱基本形式多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等。团队成员在整齐宏亮的海菜腔歌声中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待人、热爱生活、与人友好的人文特色,彝族人民通过歌唱的方式谱写人生故事,诉说喜怒哀乐、别离惆怅。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在为传承非遗文化而努力,他们的努力不但唤醒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并使大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死回生且欣欣然发展起来。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自信,为发扬非遗文化奠定了基础,坚定了大学生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形式学习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大学校园,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队伍中,让非遗在校园里真正“活”起来。